久米美由紀的《香港百貨》
1.
參加久米女士《香港百貨》的新書分享有三幕最感銘於心。
她攜同眾多珍藏來到一拳書館,其中之一是(鼎大)三元牌的小壺(p.39)。當她捧起小壺讚嘆其手工多麼精緻,臉上表情就像少女在盲盒抽到 Chiikawa 的限量版兔兔。

2.
久米女士說廿多年前還能用二百蚊左右,買到港英時代在公務員餐廳使用的瓷器茶具,上飾綠邊、皇冠和 HK 圖案(p.180)。但到現在市價已經過千,而且充斥假貨。
最最最神奇的是,她說那些瓷器通常來自日本,而且來自其家鄉愛知縣!她解釋最早一批瓷器產自英國,不過運輸費時失事,於是取道其他產地。但適值西方因韓戰而禁運中國產品,於是委託日本的陶瓷廠生產。她從貨品的淵源由小見大,娓娓道出歷史的變化。

3.
當久米女士憶述搜羅百貨的因緣,自然會談到在香港各區的蹤跡。言談之間不禁令我汗顏,她不只對香港產品的情感遠超一般香港人;她對香港各區的認識也遠超無數香港人。
居然在她口中聽到上水明記(石湖墟)同粉嶺四眼仔腸粉(聯和墟),我忍唔住追問佢邊間比較好食。熟悉「蘑菇與竹筍之爭」的久米女士諳於世故人情,話兩間都好好食。但她情不自禁更緬懷上水明記,純粹因為明記使用舊式搪瓷盤,她對舊時香港是懷抱多大深情。

4.
日本有一句諺語「蟬不知夏」。蟬的一生止於夏季,未曾體驗其餘三季,無法比較四季的蟬其實無法真正認識夏季。
當我們對生活中的一切習以為常,就會因為麻木而喪失驚喜的眼光。旅行就是一個將「熟悉」變成「陌生」的過程,察覺其他地方的人過着完全不同的生活,就會理解自己的生活並非完全理所當然。
我們都要通過和人相處才能更加認識自己,因此我們也通過久米女士而更加認識香港。我們不妨想像香港是旅居之地,家會綻放以往未曾發現的光芒。想起小時候第一次坐輕鐵好像走進異國,只要保持旅行者的好奇,就會和久米女士一樣年輕。

參考文獻
Mill MILK〈居港 32 年日籍攝影師出書回顧香港工業產品 日本人親身訪問香港工場和匠人 地攤尋過百件博物館展覽品級數香港製造雜貨 家中收藏 300 個熱水壺〉
